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下什么是碳中和?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負相抵。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這就是所謂的“碳中和”。
那么,人類為什么要做碳中和?
主要因為近幾十年全球氣候的異常,尤其是全球變暖。我們一起看一張圖,全球的氣溫從20世紀80年代后,急劇上升。主要是因為除了西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紛紛走上工業化、城市化路程。
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
最為明顯的案例,2002年,南極洲一塊面積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脫落,并且在35天內融化消失;
同時,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格陵蘭島平均每年要融化掉221立方公里的冰原,這融化量是1996年融冰量的兩倍。
所以,人類要做碳中和行動尤為重要。
2020年9月,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1月,全國首個碳中和垃圾分類站落地四川成都,居民可以投放自己日常產生的可回收物,通過回收抵消碳排放量,還能獲得收益。
在碳中和的領域中,我們也看到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比如,2021年12月,阿里巴巴發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動報告》,提出三大目標。一、不晚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二、不晚于2030年實現上下游價值鏈碳排放強度減半,率先實現云計算的碳中和,成為綠色云;三、用十五年時間,以平臺之力帶動生態減碳15億噸。
而騰訊卻更加積極的宣布“2030年,騰訊將實現全面碳中和!”。這個速度,對比阿里“不晚于2030年實現上下游價值鏈碳排放強度減半”的目標,提速了100%。
據了解,在2020年底,騰訊公司CEO馬化騰曾在公司員工大會上分享,新冠疫情的到來讓他更加關注人和大自然的關系,也讓他意識到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要更加關注企業和環境、氣候、大自然的關系。
他說:“作為科技企業,騰訊也應該盡快考慮我們的規劃和承諾。”
就在近期,騰訊公司發布長達32頁的《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報告稱,騰訊碳中和行動會遵循“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從節能管理、創新節能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進可再生能源采購和探索碳匯領域的新方法等多方面來實現。
比如,經過低碳和節能改造,2020年,騰訊深圳總部濱海大廈的用電量在上一年基礎上節省了598萬度電,減少碳排放量約2690噸。
同期,騰訊還將助力產業低碳轉型,比如,使用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文檔等在線辦公工具,都能助力碳中和。
據測算,2019年12月騰訊會議上線以來,已助力用戶累計實現超過1500萬噸的碳減排量, 相當于全國2.29 億私家車車主每人自愿停駛14天帶來的碳減排量。
那么我們普通人又如何進行碳中和呢?
其實很簡單,比如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設施,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等等。全球氣候問題,關系你我,讓我們共同攜手低碳生活每一天。
科泰集團(5511mu.com) 成立13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ISO體系認證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