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 (2020—2022年)
為全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實現高新技術企業三年(2020—2022年)倍增工作目標,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河源立足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努力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走出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引領、示范作用,助力河源振興發展提效破局。
二、主要目標
在2018年全市高新技術存量141家的基礎上,計劃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8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家。市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占園區投產企業60%以上,江東新區、東源縣產業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占園區投產企業50%以上,其它縣區產業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存量占園區投產企業40%以上。
三、重點工作
(一)建立企業培育后備庫。強化高新技術企業源頭培育,聚焦科技型企業,按照主要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達到一定比例等條件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后備庫,入庫企業名單由各縣區遴選審定后報市科技局備案。各級科技主管部門設立入庫企業培育工作臺賬,完善掛鉤幫扶機制,對每家企業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組織熟悉科技、經濟、產業政策的高層次專家隊伍,對入庫企業采取“一企一策”方式開展技術研發轉化、人才引進、科研以及財務管理、資本市場等方面的輔導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二)加大企業培育力度。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項資金,支持入庫企業開展產品、技術、工藝、業態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助其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依托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加大對農業領域科技型企業的扶持,重點培育一批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建設具有區域競爭優勢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市燈塔盆地管委會]
(三)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牢固樹立“科技選資”招商理念,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工作質量,承接產業轉移項目重點聚焦灣區高新技術企業,把企業核心技術水平、人才團隊、產品市場前景、產業帶動能力等作為篩選項目的核心評價指標,科學建立行業專家(第三方專業機構)咨詢與部門決策相結合的企業引進評估工作機制。經評估引進的企業優先納入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后備庫。[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四)加快孵化育成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創資源,抓住深圳對口幫扶建設機遇,謀劃與高水平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帶有產業加速孵化功能的產業技術研究院或產業科技園區,通過配備自有種子資金或合作設立孵化資金,為入孵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的專業孵化服務。建設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服務機構,重點支持成立市高新技術產業、科技企業孵化等行業協會,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發展提供形式多樣的宣傳發動、咨詢培訓、調查研究、企業交流等服務。[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市科技局]
(五)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高校院所合作,支持企業開展成果轉化中間試驗,重點推動灣區新一代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建立與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機制,打造集企業技術需求庫、技術人才庫和灣區技術成果庫于一體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六)統籌創新項目資源。加強部門協同,統籌發展改革、財政、稅務、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商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金融等部門力量,以“組合拳”方式支持入庫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全面落實國家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的財政、稅收政策。設立企業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專題,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企業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給予資助。技術改造、中小企業發展等財政專項資金優先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企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
(七)強化稅收政策落實。全面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保障高新技術企業按照稅法規定條件及時享受優惠。對入庫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按國家、省有關規定辦理,做到應享盡享。(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財政局)
(八)保障發展用地需求。強化土地資源供給,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或調整完善時,優先保障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企業用地。將高新技術優質項目納入重大項目管理,參照重大項目用地機制給予保障。對通過“三舊”改造建設高新技術企業的,在滿足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前提下,依法適當放寬地塊容積率限制,縮短規劃審批時間。[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入庫企業通過研發獲得國內、境外發明專利,對在專利運用、管理、保護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的企業給予資助,對獲得國家、省專利獎的企業給予獎勵。建立知識產權服務綠色通道,按有關規定對入庫企業提供維權援助等服務。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建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鼓勵產業知識產權交叉許可和共享使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十)加快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進一步擴大市聯合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規模,積極開展“科技貸”業務,將入庫企業納入科技信貸重點支持范圍,支持企業開展研發及成果轉化活動。加快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強化與省創新創業基金的縱向對接,重點扶持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拓寬入庫企業獲得貸款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局)
(十一)發揮股權投資資金引導作用。統籌市、縣各級財政安排的經營性股權投資資金,通過股權投資方式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需要政府扶持的高新技術產業。重點扶持信息技術、高端機械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先導性企業,促進企業快速發展。[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十二)推動入庫企業上市。重點從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企業中篩選上市后備企業,建立企業掛牌上市數據庫,實施分類指導、動態監測。搭建企業資本上市專業服務平臺,逐步建立具有創業孵化、評估咨詢、法律、財務、投融資等功能的服務資源池。落實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各項獎勵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到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科創板、主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融資。積極引導企業運用公司債、可轉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責任單位:市金融局、市科技局)
四、保障措施
(十三)強化屬地管理。各縣(區)政府(管委會)是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的主體,要加強轄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的監管和服務,及時發現報告高新技術企業和培育入庫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的異常情況,并解決其存在困難,力爭按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市下達的高新技術企業培增計劃任務。[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市科技局]
(十四)加強政策宣傳。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及培育政策的宣傳。加強申報組織工作培訓,引導企業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申報。(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十五)分解目標任務。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根據河源市高新技術企業培增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工作目標任務分解表(見附件)和分工安排,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實施計劃和進度節點,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完成各項任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十六)細化工作措施。相關責任單位要結合本方案內容制訂各項工作具體執行措施,推動各重點工作落細落小落具體。涉及資金扶持事項,要做好與《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源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河府〔2019〕63號)的銜接。要規范資金申報細則,強化財政扶持資金的統籌,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優勢。要加強涉企獎勵政策的整合,不得重復計算。(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十七)實施激勵獎補。從2020年起,市政府連續3年每年對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縣(區)政府(管委會)科技主管部門給予激勵獎補,按縣(區)政府(管委會)年度目標任務凈增量三個檔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所需凈增量9家以上為一檔、4—6家為二檔、1—3家為三檔)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補資金,市級獎補經費可專項用于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各項業務支出。激勵獎補資金在當年預算安排的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中給予安排。(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十八)開展工作督查。把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列入市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定期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建立工作動態通報制度,市科技局每年向市政府報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情況,向各縣(區)政府(管委會)通報各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及增速、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等主要指標的完成情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十九)確保經費投入。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根據《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源市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河府〔2019〕63號)有關規定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各項獎補扶持政策。根據實際情況,2020年起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從年初預算安排的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中,適當安排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經費,經費由市科技局統籌安排,專項用于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各項業務工作支出。[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