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增長在某一個時點達到歷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凈排放為零。即通過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方式抵消全部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碳排放強度(簡稱碳強度):單位GDP增長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但仍高于歐美)。
人均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總人數。
碳價格:即界定碳排放的社會成本。將碳排放的外部性通過價格內在化,使得原來隱性的社會成本轉為顯性的生產成本,進而促使生產主體降低排放動機。
碳稅:即對二氧化碳排放征稅。政府通過對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產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稅,從而把二氧化碳排放帶來的環境成本轉化為生產經營成本,以達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目的。
理論碳價(碳成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William D.Nordhaus定義的碳的各期社會成本的折現值。
綠色溢價:產生碳排放的產品(化石能源)與不會產生碳排放的替代品(清潔能源)之間的成本差異。
碳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碳標簽:碳標簽是把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產品標簽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以便推廣低碳排放技術。
碳足跡: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碳市場:即碳排放權的交易市場。
碳交易:指對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利用市場化的機制對碳資產進行優化配置,提高了市場效率。
新能源:即以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等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相較于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的優勢在于:(1)可再生性與永續利用;(2)資源豐富且分布廣泛,不依賴礦藏;(3)不含碳,減輕碳排放。新能源的不足在于:(1)能源密度低,開發利用單位成本高;(2)間斷式供應,波動性大,對持續供能不利,更需要及時儲能。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術:指將二氧化碳(CO2)從工業或者能源生產相關源中分離并捕集,加以地質、化工或生物利用,或輸送到適宜的場地封存,使CO2與大氣長期隔離的技術體系,該技術被認為是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以的有效途徑。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基于ESG績效,能評估企業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貢獻而非單純的財務情況。相對來說,ESG評分表現良好的公司對于社會價值最大化的追求更為強烈,更具有競爭優勢和長期投資價值。但目前該評價體系仍在不斷完善中。
綠色建筑: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綠色城市:即能夠提供綠色生產、綠色服務和綠色生活的城市,本質上就是生態城市。主要特征是: ①具有綠色的自然與生態環境;②保持高質量的經濟增長。衡量的指標包括但不限于環境健康度(包括污染防治、碳排放、空氣質量等方面)、城市開放空間體系設計(同時關注環境美學和城市活力)、社會資源公平性(包括住房供給、貧富差異等)、交通效率(綠色出行)、能源可持續性(利用是否高效、是否可再生)等多個方面。
指標解釋來源:碳排放交易網等
科泰集團(5511mu.com) 成立13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ISO體系認證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碳中和示范單位有用嗎?招標投標加分!
- 下一篇:科普丨碳中和名詞含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