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當中國對碳中和這一目標作出更細致的承諾時,還有不少小伙伴對于碳中和這個概念感到陌生。究竟什么是碳中和,如何實現它,又是因為什么,需要我們去實現這個目標?
01
碳中和是什么?
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與人為排放相抵消。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定義,人為排放即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農業及土地利用活動排放等。
人為移除則是人類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由于二氧化碳不錯的保溫能力,這層“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導致全球氣溫上升,進而引發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進而導致多種生物因為棲息地環境的驟然變化,而走向滅絕。
對于人類生活自身,除了生存范圍的進一步縮小之外,高溫也使得缺水地區的居民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此外,全球變暖引發的全球大氣和洋流的變化也會使得全球氣候發生劇變,人類活動范圍縮減、作物減產、空氣污染等問題更加突出。
目前人類生產生活中幾乎無法擺脫二氧化碳排放,這主要是因為化石能源稱得上是現代工業的基礎,這些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歷一系列復雜變化形成的不可再生資源,無論展現的形式是煤炭、石油還是天然氣之類,主要組成部分都離不開碳。
以石油為例,除了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需要它作為燃料來源之外,石化產品的原材料也是石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化纖紡織材料、塑料、建材、化肥等,基本都離不開石油。
這導致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人類的日常生產生活離不開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原本讓生活更美好的化工技術導致的溫室效應,最終讓人類面臨一個更難生存的環境。
這也促成了在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的《巴黎協定》,各國的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02
怎么實現碳中和?
從數據上來看,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飛速增長,隨著經濟從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2013年以來,二氧化碳排放增長停滯,節能減排措施力度的加大也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甚至出現負增長。
這里引入一個碳強度的概念,即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常,隨著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碳強度會逐步下降。
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發布會通報,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
同大多數環境問題一樣,實現碳中和有賴于疏堵結合。最終的方法就是從能源結構進行轉型,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在過渡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提升工藝、更新設備等方式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現有排放。此外,在生產過程中,主動去捕集二氧化碳,減少空氣中的排放也是有效手段之一。
以水泥行業為例,海螺集團投運5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可同時生產工業級純度和食品級純度的二氧化碳產品,今年3月,相關干冰產品投放市場,將工業排放變成了企業副產品。
7月21日,蘋果公司發布《2020年環境進展報告》,計劃未來十年內,所有業務、生產供應鏈及產品生命周期將凈碳排放量降至零,實現碳中和。報告稱,將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減少75%,剩余25%將通過投資自然環境保護項目等方式來抵消。
為了實現目標,蘋果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新總部里放置了1000輛自行車用于低碳出行,利用自然通風設計保證全年至少9個月不開口空調,在屋頂上貼滿太陽能面板來承擔白天高峰期75%用電量。
以及,砍掉新產品的充電器……
除了“節流”,有時還需要“開源”。對于一些難以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通過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收集到植物與土壤中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說白了,就是種樹。
通過綠化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額度,變成了一種可供轉讓的資源,而這一資源流入市場,就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
科泰集團(5511mu.com) 成立13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ISO體系認證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碳中和是什么意思(怎么實現碳中和)
- 下一篇:“碳達峰”“碳中和”,處處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