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時,在北交所后備軍中,已過會正在候場發行的公司中也有10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此外在新三板,也有近百家公司已經進入北交所輔導期,包括華曦達、廣廈環能、同濟醫藥、東方碳素等。在2023年北京“兩會”期間,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北京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隋強表示,今后北交所將著重服務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其提供快速對接機制,并在審核方面同步發力。
國家級“小巨人”占比不斷提升
2022年以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的占比不斷提升,目前已超過四成。Wind的統計顯示,2021年底,不計已轉板的3家公司,北交所總共有79家上市公司,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有26家,占比約為32.91%。2022年總共有83家公司登陸北交所,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達到41家,占比接近一半。進入2023年,總共有3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其中天宏鋰電就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綜合來看,目前16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有68家,占比達41.21%。
(2022年四季度以來北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新“小巨人”)這些“小巨人”企業從被北交所受理起就備受關注,部分上市后股價表現出色。例如,天宏鋰電是一家從事鋰離子電池模組研發、設計、組裝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動力型鋰電池模組和儲能型鋰電池模組,產品主要用于電動助力車、電動滑板車、電動摩托車等輕型車領域和電動搬運車等工業領域以及便攜式UPS電源。其本次公開發行1902.70萬股,發行價格6.00元,募集資金凈額11172.9269萬元(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后),將用于建設天宏鋰電電池模組擴產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上市兩個交易日,其股價已較發行價大漲42.33%。
9月1日上市的昆工科技主要從事節能降耗電極新材料及電極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產業化生產,主要產品包括高效節能降耗柵欄型鋁基鉛合金復合材料陽極、銅電解精煉或電積用不銹鋼陰極、鋅電積用高性能鋁合金陰極等。其上市當日即大漲45.19%,隨后在6個交易日股價翻倍,目前其股價已較發行價大漲160%,成為北交所的大牛股。不過由于2022年北交所二級市場表現乏力,多數“小巨人”仍處于破發狀態。中信證券認為,北交所上市公司目前估值水平相對較低,2023年北交所優質公司在流動性改善過程中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其建議從三條投資主線布局北交所,其中一條主線就是北交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其認為,北交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成長確定性較強,有望在募投項目達產的進程中保持業績快速增長,重點推薦吉林碳谷,建議重點關注富士達。
開源證券也認為,北證50指數成分股中,有一些值得關注的成長確定性較高的細分龍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佳先股份、同享科技、球冠電纜、科達自控等,其估值水平處在較低位置,2023年具有較強的價值重估可能,帶來投資機會。
還有一批“小巨人”正在沖擊北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沖擊北交所的后備軍中,也不乏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身影。統計顯示,目前已過會正在等候發行的“準”北交所公司中,就匯聚了10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例如,已經獲得證監會注冊的就有9家,包括安達科技、鐵大科技、匯隆活塞、星昊醫藥等;已報送證監會的有花溪科技、明陽科技等;中裕科技、鼎智科技也已順利過會。
而新三板企業沖擊北交所的積極性也在升溫。Wind的統計顯示,目前已進入北交所輔導期的新三板企業有310家,其中99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占比為31.94%。這批進入輔導的小巨人中部分實力相當不俗。例如7月15日進入輔導的華曦達,主營業務包括智能終端、軟件及服務兩類,其中智能終端主要為AndroidTV智能產品、網絡通信產品;軟件及服務主要為XMediaTV視頻云平臺、終端設備管理系統、增值運營服務。其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一,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6億元,同比增長127.6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1億元,同比增349.35%。
開源證券認為,北交所和新三板具有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優勢。北交所上市制度和門檻相較創業板、科創板略低,適合凈利潤在2000萬~5000萬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進行上市融資,同時需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提出申報,也有利于企業完成規范使得上市整體流程確定性更強。另外在新三板的掛牌期間也可以進行定向增發等再融資行動,為企業提供快速融資解決發展瓶頸,也不影響企業的產業縱向延伸。而隨著北交所不斷改革,并通過提升市場化水平、探索更合理的定價機制和提升流動性,北交所的專精特新培育屬性也會吸引小巨人企業不斷成長并吸引更多投資人的參與。中信證券認為,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此背景下,黨中央已經把創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上持續鼓勵“專精特新”。成立北交所就是我國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推進“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的重要舉措。北交所聚焦“專精特新”,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有效銜接了新三板,并可以向滬深交易所轉板。從而形成了創投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區域性股權市場—新三板—交易所市場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完善了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在融資條件、定價方式等制度層面,北交所也更加靈活、包容,契合了創新型中小企業“更早、更小、更新”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