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背景介紹、發展歷史?兩化融合貫標是指貫徹《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充分發揮企業“能力-戰略-優勢” 主線,助推企業在未來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信息化與工業化主要在產品、業務、技術、產業四個方面進行融合。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是指企業系統地實施、建立、保持和改進兩化融合過程管理機制的通用方法,覆蓋企業全局,可幫助企業依據為實現自身戰略目標所提出的需求,規定兩化融合相關過程,并使其持續受控,以形成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所要求的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
兩化融合的背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是不搞制造業的,而世界發展的歷史也一再證明,沒有堅實的制造業作為支撐,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而現代化國家在國際社會上有時候被稱呼為工業化國家,也從側面表明了制造業的重要性。中國現在面臨的國際形勢主要有以下三點:a.國際產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圍繞搶奪制造業制高點的競爭愈演愈烈,世界各國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優勢加強戰略總體布局和理論方法創新,如美國推出的工業互聯網計劃和德國推出的工業4.0計劃;b.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舊動能轉換需求迫切,企業當前推進改革的重點仍主要聚焦于傳統競爭能力;c.新一輪產業革命背景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加快促進形成新型制造體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均面臨創新和變革。從發達國家的工業化發展歷史來看,工業化的發展進程需要經過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然后再實現信息化。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工業化進程還在追趕發達國家中,目前總體仍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另一方面,我國的信息化已經推行了多年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希望抓住信息化這樣一個有力的手段來實現工業的跨越式發展,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問題。因為面臨發達國家正在實現信息化的新形勢,如果我國繼續學發達國家先實現工業化再實現信息化,并且要像發達國家那樣經過全部的階段才能完成工業化,我國將有可能永遠也趕不上他們的發展進程。因此,中國需要一個加速的過程,要求我們在實現工業化的同時實現信息化,這是工業化的高級階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級階段。
兩化融合的歷史發展:
(1)傳統工業化階段(1949-1978),純國有的計劃經濟,學前蘇聯和自力更生,兩化融合既無需求,又無動力,也無條件。
(2)改革開發階段(1979-1999),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從純國有向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轉變,從閉關自守向開放引進轉變。兩化融合在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開始探索發展。
(3)全球化超速發展階段(2000-至今),加入WTO,面向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國有企業改制改革,經濟超高速發展,兩化融合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工業由大變強、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的行動綱要,兩化融合是制造強國建設的主線,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科泰集團(5511mu.com) 成立13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