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出現,為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可以說,企業成功辦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以為企業帶來不錯的發展優勢。那么,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年檢嗎,這里,就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科泰集團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新技術包括哪些領域
1、電子信息技術
技術包括:軟件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廣播電視技術、新型電子元器件、信息安全技術、智能交通技術。
2、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技術包括:醫藥生物技術;中藥、天然藥物;化學藥;新劑型及制劑技術;醫療儀器技術、設備與醫學專用軟件;輕工和化工生物技術。
3、航空航天技術
技術包括:民用飛機技術;空中管制系統;新一代民用航空運行保障系統;衛星通信應用系統;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
4、新材料技術
技術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精細化學品。
5、高技術服務業
技術包括:共性技術;現代物流;集成電路;業務流程外包(BPO);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公共服務;技術咨詢服務;精密復雜模具設計;生物醫藥技術;工業設計。
6、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技術包括: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利用;核能及氫能;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儲存技術;高效節能技術。
7、資源與環境技術
技術包括:水污染控制技術;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環境監測技術;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技術;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技術;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8、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技術包括: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高性能、智能化儀器儀表;先進制造技術;新型機械;電力系統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汽車行業相關技術。
注意:很多企業是自己判斷認為不符合八大領域,這是非常錯誤的,你們企業是否符合領域可以詢問專業機構進行判斷,如科泰集團這類服務機構。
高新技術企業是提升企業品牌形象,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將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科技研發管理水平,重視科技研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資質,極大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產品招投標工程,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年檢嗎
證書有效期三年(通過認定當年的1月1日起算)。
從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頒發之日所在年度起享受稅收優惠,可依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收優惠手續。
從頒發證件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三年,三年到期之后,需要繼續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可以進行重新認定。根據相關規定,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格證有效期三年到期后三個月,向相關部門提出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
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到期后三個月,提出重新認定申請時須提交近三個會計年度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的報告,提供中介機構出具的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研究與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等內容。同時,如果企業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后,從獲得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件當天起,有效期為三年。
企業如不提出復審申請或者復審不合格,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后都會自動失效,復審、年審、重新認定都是一個意思,有關復審的流程和條件,都是和新認定一樣。
高新技術企業的審計報告,最后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出具審計報告了。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共需要出具5份審計報告。前三個年度每年出具一份審計報告,上一年度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審計報告,近三年研發費用審計報告。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一
自主知識產權的范圍?
答:自主知識產權的范圍:包括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專利(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其他如:技術秘密、技術訣竅、成果鑒定、新藥證書、查新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等均不屬于《認定辦法》規定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范圍。
常見問題二
公司大專以上學歷員工比例,怎么確定?
答:對于人員的比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作指引》上要求:
(1)各類人員均統計全年累計工作183天以上的。
(2)科技人員在指企業從事研發活動和其他技術活動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直接科技人員及科技輔助人員。
(3)研發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研發人員主要統計企業的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對于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人力資源統計需企業出具說明。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知識。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將會逐漸升高,審查機制也會越發嚴格。科泰集團在此提醒全國企業:要確保申報成功率,必須提前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規劃,前期準備越充分通過率自然越高。
有需要申報企業補貼項目的全國企業可以關注:科泰集團官網,了解與合作,希望幫到大家。
- 上一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八大條件是什么
- 下一篇:企業的創新能力評價達到相應要求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