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久久

《深圳市企業員工適崗培訓補貼辦法》政策解讀

2020-08-28 11:52
來源:科泰集團

一、背景及依據

  (一)定義

  本《辦法》所稱適崗培訓,是指企業結合生產服務一線技能崗位需要,為員工免費開展適應性培訓,由企業申請的培訓補貼。

  (二)背景及依據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以訓穩崗的工作部署,加大企業員工技能培訓補貼力度,幫助企業提高員工職業技能素質、穩定員工隊伍,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117號)、《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辦法的通知》(粵人社規〔2019〕43號)、《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規〔2020〕1號)等有關文件規定,在總結我市疫情防控期企業員工適崗培訓實施工作的基礎上,起草了《深圳市企業員工適崗培訓補貼辦法》,重點對業務流程和監管方式進行了優化,進一步便利企業組織培訓并申領補貼,采取“互聯網+”手段提高監管效能,確保補貼資金發放規范安全。

  二、主要內容

  (一)補貼對象

  本市開展員工適崗培訓的企業。

  (二)補貼申請條件

  企業開展適崗培訓及申領適崗培訓補貼時,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在本市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正常經營且未被納入本市失信企業名單;

  3.與員工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在本市為員工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且連續繳交已滿3個月以上;員工屬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的,應在本市勞務派遣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且連續繳交已滿3個月以上;

  4.參訓員工已享受適崗培訓補貼未滿當年度上限,享受適崗培訓補貼的年度按照培訓項目結業登記時間予以核定。

  政策解讀:

  (1)在本市依法注冊登記并獨立為員工在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分支機構,經總部授權后,也可根據本辦法規定向分支機構商事登記所在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適崗培訓補貼。

  (2)勞務派遣企業指的是獲得我市人力資源部門經營許可的勞務派遣單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指的是在我市人力資源部門辦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登記備案的企業。

  (3)參訓員工每人每年可享受補貼最高不超過1500元,享受適崗培訓補貼年度按照企業在系統確認的培訓項目結業登記時間核定(如,某企業于2020年12月30日在系統進行了培訓結業登記,則該批次員工培訓補貼使用2020年的補貼額度;如于2021年1月進行培訓結業登記,則該批次培訓使用2021年的補貼額度)。

  (4)參加培訓時符合申領條件,但審核補貼發放時不符合條件的人員,不得申領相應補貼。即,企業“培訓計劃備案”及“申請補貼”時,參訓員工需同時符合申領條件。

  (三)補貼標準

  企業員工享受適崗培訓補貼每人每學時(不少于45分鐘,下同)30元,每人每年(自然年,下同)不超過1500元。勞務派遣和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自有員工在本企業享受適崗培訓補貼,勞務派遣人員和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在實際用工企業享受適崗培訓補貼。

  政策解讀:

  1.培訓補貼只發放給企業,根據參訓員工的人數和參訓學時計算補貼金額。

  2.為保障學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每節獨立課程的培訓學時不少于45分鐘,培訓每滿45分鐘累加計算1個學時,不足45分鐘的不予計算。比如,一節獨立課程只有30分鐘,則不計算學時;如果課程有60分鐘,則計算1個學時;如果課程有90分鐘,則計算2個學時。

  (四)培訓方式

  企業可自行組織開展員工適崗培訓,也可委托技工院校、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等單位開展培訓,培訓可采取線下、線上或兩者結合的方式進行。

  開展線上培訓的,企業可選擇第三方線上培訓平臺,也可使用企業自建線上培訓平臺。線上培訓平臺應具備線上授課、人臉抓拍、斷點續播、隨機打卡等功能,并采取信息安全技術防止培訓數據作弊、篡改。線上培訓平臺須通過數據接口方式與全市職業技能培訓監管平臺(以下簡稱監管平臺)對接,按監管平臺要求執行實名認證、人臉抓拍、隨機打卡等監管指令,并將相關數據及時與監管平臺交互。屬于第三方線上培訓平臺的,應取得ICP(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并獲得三級及以上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資質。

  政策解讀:

  (1)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選擇線下培訓,也可以選擇線上培訓,或者兩者結合的培訓方式。

  (2)開展線上培訓的,參訓學員需使用手機終端進行在線學習、人臉識別、學習打卡等。

  (3)線上培訓的平臺應具備本辦法規定的功能和技術標準,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分批次公布接入監管平臺工作安排,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接入監管平臺。

  (4)線上培訓平臺須通過技術專家評估測試,達到技術要求的,自行開發數據接口后,按時限接入監管平臺。

  (5)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分批次公布已接入監管平臺的線上培訓平臺目錄,供企業自主選擇。

  (6)線上培訓平臺接入監管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

  (五)辦理程序

  1.培訓計劃備案

  企業可在每月20日至月底前登錄深圳市人才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網上服務系統)申報培訓計劃,填報培訓項目、課程名稱、參訓人員名單等信息。培訓計劃應符合以下要求:

  (1)培訓項目應按照職業(工種、崗位)名稱填報,每個項目培訓總學時不低于10個學時;

  (2)培訓項目應系企業生產經營及其服務保障相關的技能類職業(工種、崗位),采取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將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意識、質量意識、法律意識和法律法規、健康衛生、安全環保等通用職業素質內容貫穿培訓過程;

  (3)培訓課程應與培訓項目相匹配,并劃分為職業技能和通用職業素質兩大類,其中通用職業素質培訓課程學時不超過職業技能課程的1/2。

  (4)員工屬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的,應由勞務派遣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網上服務系統確認后,再由用工企業列入參訓人員名單。

  (5)每人每日(按自然日計算,下同)參加培訓不超過8學時。

  區人力資源部門應在企業提交培訓計劃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受理,受理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備案。對不符合條件的予以退回并告知企業。培訓計劃通過備案后,培訓項目、課程信息和參訓人員名單不得修改。

  政策解讀:

  (1)培訓計劃系統申報時間為每月的20日至當月底。

  (2)一個培訓計劃可包含多個培訓項目,每個培訓項目包含參加培訓的員工信息和課程信息,并視為一個班次,以此作為開展培訓的一個基本組織單元。

  (3)培訓項目應系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以及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服務保障的技能類職業(工種)崗位。比如,汽車生產企業既可組織汽車裝配制造相關職業、工種、崗位的培訓,也可組織企業內部服務保障崗位所需職業技能的培訓,比如烹飪、保潔、電工等。參訓員工可以包括培訓項目對應技能崗位的在崗員工、新轉崗員工和擬轉崗員工,具體由企業結合實際自主安排各培訓項目的參訓員工。

  (4)培訓項目名稱可按照系統內參考目錄填報,屬于行業特有職業、工種或新職業、新工種的,可根據實際崗位填報。

  (5)通用職業素質培訓課程不超過職業技能課程的1/2(比如,職業技能課程設置為10學時,則通用職業素質課程不超過5學時)。

  (6)參訓人員屬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的,先由用工企業在網上服務系統錄入員工信息,提交勞務派遣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確認后,用工企業方可把派遣員工、人才租賃人員納入培訓計劃,申請培訓補貼。

  2.企業開展培訓

  企業應在每個培訓項目首次開班3個工作日前登錄網上服務系統,填寫每門課程的起止日期、培訓地點、授課老師等信息并提交系統自動備案。其中,線下培訓和線上直播培訓課程的具體培訓時間、培訓地點、授課教師等信息可在當次培訓3個工作日前修改并重新提交備案,其余信息不得修改。

  企業應規范開展培訓,組織學員在監管平臺進行電子考勤,并按要求執行其監管指令。其中,線下培訓需進行人臉識別簽到簽退、實時定位、上傳培訓現場圖片和視頻等操作;線上培訓需進行人臉識別登錄、培訓過程隨機打卡等操作。監管平臺根據電子考勤和培訓過程監管情況生成每名學員的有效培訓學時,作為企業申請補貼的主要依據。

  企業應當在培訓計劃備案之日起4個月內完成該批次的培訓任務,網上服務系統將在培訓期限屆滿之日自動進行培訓項目結業登記。提前完成或者需提前終止的培訓項目,企業可以主動進行結業登記。

  政策解讀:

  (1)企業需按照網上服務系統提示,填報培訓計劃內容,同時填寫培訓課程信息、參訓人員名單。培訓計劃通過備案后,所填寫信息均不得修改。

  培訓計劃通過備案后,企業如放棄此次培訓計劃或修改相關信息,企業可在系統對該計劃所包含的所有培訓項目進行結業登記,結業登記后可重新申報培訓計劃。如只放棄開展其中若干個培訓項目(工種),也可選擇對相應的培訓項目進行結業登記。

  (2)企業應在每個培訓項目首次開班3個工作日前登錄網上服務系統進行開班備案,報備每門課程的具體培訓時間、培訓地點、授課老師等信息。如在培訓過程中,上述信息需修改的,可在當次課程培訓3個工作日前修改并重新提交備案,逾期的不得修改。

  (3)企業應在培訓計劃通過備案審核之日起4個月內完成培訓。企業完成培訓后,應在系統進行“培訓項目結業”登記,如過時未完成培訓的,系統自動結業。

  (4)培訓過程中,學員應根據監管系統的指令進行人臉識別、隨機打卡等操作。

  3.申請培訓補貼

  企業應在培訓項目結業登記之日起6個月內,向商事登記所在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員工適崗培訓補貼。逾期未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

  企業登錄網上服務系統,按實際參加培訓員工人數和監管平臺認定的有效學時申請補貼。員工參加培訓有效學時不足10學時的,不可申請培訓補貼;10學時以上的,按有效學時申請培訓補貼。每名參訓員工申請補貼總學時中,通用職業素質培訓課程學時不超過職業技能課程的1/2。

  政策解讀:

  (1)企業需登陸網上服務系統,對已完成的培訓項目進行結業登記,超過培訓期限未進行結業登記的,由系統自動進行結業登記。

  (2)結業登記后,監管平臺將根據培訓學員電子考勤和培訓過程監管情況生成每名學員的有效培訓學時。培訓項目結業登記后,學員繼續培訓的,學時不計入有效學時。

  (3)每名參訓員工申請補貼總學時中,通用職業素質培訓課程學時不超過職業技能課程的1/2,超出部分不能申領補貼。

  4.補貼審核發放

  (1)受理。符合申請資格和規定要求的,區人力資源部門應于3個工作日內予以受理;不符合申請資格和規定要求的,不予受理。

  (2)審核。區人力資源部門應于受理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對特殊情況需進一步核實確認的,申請人應予以配合協助。審核通過的,進入公示環節。審核不通過的,不予補貼并告知企業。

  (3)公示。區人力資源部門每月按批次對上月已審核通過的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有異議的,經過調查不符合補貼條件的,不予補貼并告知企業;公示無異議的,或有異議但經過調查異議不成立的,進入支付環節。

  (4)支付。公示通過后次月月底前,區人力資源部門按規定程序將補貼資金撥入企業的銀行基本賬戶。

  三、其它重要內容

  (一)同一員工同一年度在同一獨立法人企業,已享受“以工代訓”培訓補貼的,不能再享受適崗培訓補貼。

  (二)本辦法所稱的企業員工需在法定勞動年齡范圍內(男性16—60周歲、女性16—55周歲,下限含本數,上限不含本數)。

  (三)本辦法規定企業員工包括企業在我市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員工。

  (四)企業應建立培訓檔案,將培訓計劃、培訓課表、培訓人員名冊及手機號碼、授課教師名冊及手機號碼、學員培訓記錄材料(含線上培訓數據)、培訓視頻和照片、培訓總結等相關資料及時歸檔,至少保留3年,以備核查。

  (五)企業按照“誰申領,誰負責”的原則,確保所申報的信息和提交的材料真實有效。企業、培訓平臺所屬單位或者個人弄虛作假,騙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的,由發放補貼的部門負責追回相應款項;相關單位和個人記入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3年內不受理其本市相關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請,培訓平臺3年內不得承接我市補貼類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閱讀全文

視頻專欄

    <menuitem id="yb8np"><center id="yb8np"><em id="yb8np"></em></center></menuitem>

    <strong id="yb8np"><bdo id="yb8np"></bdo></strong>
    1. <menuitem id="yb8np"><b id="yb8np"></b></menuitem>

      <ul id="yb8np"><rp id="yb8np"></rp></ul>
      <menuitem id="yb8np"></menuitem>
      <track id="yb8np"></track>
      1. <form id="yb8np"><form id="yb8np"><dfn id="yb8np"></dfn></form></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天长市| 北碚区| 青川县| 枞阳县| 大庆市| 江山市| 临湘市| 白河县| 习水县| 阳西县| 永泰县| 正蓝旗| 卢龙县| 沙洋县| 沈阳市| 西林县| 安图县| 姜堰市| 宜宾市| 斗六市| 祁东县| 台山市| 保亭| 扬州市| 靖江市| 呼和浩特市| 元江| 青海省| 瓮安县| 思南县| 和龙市| 同心县| 合江县| 启东市| 洞口县| 沙湾县| 高碑店市| 江门市| 贺州市|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