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渴求能獲得與科研實力相匹配的融資額度。”泰斗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北斗衛星導航芯片設計、研發及應用,為北斗導航系統生產的“北斗芯”應用于眾多國家基礎行業。但在公司副總經理李勇看來,他們未能在金融機構那里找到與科研實力相匹配的位置。“我們處在一個風險高、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研發投入大、資金流轉周期長,對資金的渴求非常迫切。”李勇說,2018年以前,想找銀行貸款非常難。
這是大多數“專精特新”制造業企業都會面臨的融資困境。在制造業換擋升級的過程中,“專精特新”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在制造業發展中擔負著補短板、填空白的任務,而且能夠及時對接和適應新技術及其應用,進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但與此同時,企業往往存在抵押物不足的問題,甚至還在蹣跚起步處于虧損中,在傳統銀行授信模式下很難獲得與發展相匹配的授信。如何讓“專精特新”企業變“知產”為“資產”,化“專利”為發展“紅利”?
坐擁“知產”富礦
“專精特新”遭遇融資難
在佛山高明,為了攻下核心技術,匯百盛激光從2004年開始專注研發激光設備,“現在我們的產品可以替代傳統沖床,實現‘豆腐雕花’般切割鋼板,不僅可以服務企業工業4.0轉型,還遠銷海外。”公司總經理梁建冬說。
時間倒回至2018年,剛剛將公司遷至佛山并重新注冊市場主體的梁建冬很快就在融資上犯了難。“那時候,銀行要看3年的營業流水,沒有一家銀行會給一家剛剛注冊的企業貸款。”在他看來,公司最大的財富是多年研發積累下來的專利和知識產權,而非固定資產。
以匯百盛為代表的企業掌握著工業升級的命脈。但與此同時,企業固定資產占比低、科技研發投入重,前期研發投入大、產出回報時間長,需要不斷投入資金。國家專利、知識產權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但這些財富往往難以變現。
銀行業顯然已經意識到供需的矛盾。建行廣東省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鮑杰漢則直言:“過去,科創企業的輕資產現狀與銀行傳統授信的重資產抵押模式不匹配。”面對考驗,銀行的信貸思路亟需轉變,建立適應高新科技企業的全新授信體系。
但記者調研發現,對銀行來說,企業的專利或核心技術價值如何評估、“知產”如何流轉交易、如何控制知識產權質押的風險,都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
“我們能不能探索出一條道路,擺脫過去對強抵押的依賴,讓企業哪怕沒有‘磚頭’,也能在銀行找到適合的融資途徑?”浙商銀行廣州分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助理車宇軒說。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8.8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萬件、商標注冊量89.6萬件,廣東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連續9年居全國第一。
如何才能將這些“財富”激活,讓它們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被看作是解決方案之一。這一方案通過以專利權這一無形資產經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可直接讓專利價值變現。
為了尋求突破,2014年起,廣東率先在佛山等地開展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在這個與傳統抵押貸款截然不同的全新賽道上開始探索。
三個難題制約銀行“敢貸會貸”
廣東實踐逐一破題
在廣東,“知產”快速轉化為“資產”得益于廣東有關部門及金融機構對三個關鍵難題的探索突破——知識產權評估難,知識產權交易、流轉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控制難。
“制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瓶頸就是估值問題,它關系到金融機構敢不敢貸款、貸多少。”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金融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段志強指出第一個痛點。
調研發現,部分銀行組建專業分析團隊,成為突圍路徑之一。建設銀行廣東分行專門開設科技金融部,聘請15名來自海內外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員專職進行制造業行業研究。“這個團隊不參與金融業務,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讓一線客戶經理看懂企業含金量。”鮑杰漢說。
部分企業則選擇借助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的力量讓金融機構看到自身價值。“評估公司依托我們提供的基礎素材,通過科學的評估體系,根據專利保護的范圍、企業在細分領域的行業地位、國家對于產業未來發展導向、專利已產生的收入和未來趨勢等因素,綜合判斷形成了一個評估價格,我們認為是比較公允的。”李勇說,2019年,泰斗微電子憑借著評估價格,從建設銀行獲得3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開展知識產權融資的第二個痛點是金融機構如何實現知識產權交易、流轉。
“企業的專利公允價值不容易確定,如果專利不能實現流轉、變現,出現壞賬以后質押在銀行這里的‘知產’就是一張廢紙。”一位長年對接高新技術企業的銀行支行行長表達了行業的擔憂。多位銀行人士同樣指出,流轉問題沒有解決會打壓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積極性。
對此,段志強呼吁:“全國范圍內亟需建立交易機制、轉換機制的平臺。”事實上,廣東已經在探索建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2019年,廣州推出全國首單純專利資產證券化產品,開創科技企業運用專利許可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先河。為了突破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的地域限制,2021年,廣東省開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目前已實現20個地市線上質押登記全覆蓋。
今年6月,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中心揭牌。近日,該區又上線了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和服務平臺,成功打造出全國第一條貫穿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基金—質押融資—證券化—上市輔導—海外保險”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鏈。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放量需要解決的第三個痛點是,相關業務出現風險敞口該如何覆蓋?“這是銀行機構關注的另一核心問題。”中信銀行廣州天河智慧城支行副行長祝文博說,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資金池很大程度緩釋了風險,財政資金起到了兜底作用,極大提升了銀行放貸意愿。
針對這個痛點,廣東也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法給銀行吃下定心丸。2021年初,南海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給一家佛山照明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出現逾期,導致150萬元資金未收回。但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由省、市、區、鎮四級財政資金共同建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對該項目給予合作銀行補償金額97.5萬元。
“目前,針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壞賬的賠付比例可以達到七成,通過財政資金撬動融資杠桿,激勵金融機構向輕資產、擁有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發放貸款。”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調研員谷辦才告訴記者。
這是廣東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扶持政策和風險補償機制的生動注腳。據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全省已有20個地市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風險補償基金覆蓋率達95%。政銀合作亦在加快推進,廣東銀保監局數據顯示,補償資金池總體規模超過4.3億元,推動形成多種風險共擔的業務模式,推動銀行機構敢貸、愿貸。
在各方合力下,廣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從試點走向普惠,規模增長迅速。廣東銀保監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其轄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累計投放規模達到110.23億元,同比增長66%;截至2022年9月末,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余額超160億元,同比增長104%。
在全新賽道“修煉內功”
政銀合作拓展空間
隨著銀行對于科技型制造業企業的認知在不斷提高,“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環境在不斷改善。
一個多月前,匯百盛激光佛山總部增資擴產項目順利落地。其中,來自于農行的1億元授信中就包含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這筆資金為企業繼續向激光智能裝備和應用產業高端邁進提供了持續、穩定的金融活水。
這并非個案,調研發現除知識產權融資外,廣東銀行機構正運用信用、動產質押、股權質押、存單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國內保理、擔保公司擔保等多種形式為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彈藥”。李勇也明顯感覺到金融機構的轉變,“從2019年開始,與我們輕資產、重技術公司匹配的金融產品越來越多。”
“多年來,廣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數質并舉,科技金融發展如火如荼、獨樹一幟。”段志強說,不過,在制造業轉型換擋的關鍵時期,金融機構若要實現對科技型制造業企業更大力度的支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觀察到,各家銀行正通過人才隊伍建設、搭建評價體系等方式,在科技金融賽道中修煉“內功”。
例如,中行廣東分行設立研究機構,定期制作行業研究報告;中信銀行廣州分行通過投資銀行部,為高新技術企業開辟專屬貸款審批通道,用“評價卡”機制決定企業的授信額度。
解決科技型制造業企業的融資問題,政府有為的手也要發揮作用。段志強建議,政府要發揮關鍵導向作用,通過搭建公共平臺,沿著產業鏈“打撈”起一批有含金量的“專精特新”企業,讓金融活水實現更全面的覆蓋。
銀行業表達了同樣的期望。“我們希望國家層面能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為銀行開展業務提供良好的依據,這樣能讓無論是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商行,都能匹配到一定看懂未來產業的能力,共同服務好企業的融資需求。”車宇軒說。
廣東正沿著這一方向轉變。今年4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與多家銀行簽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戰略合作協議,助推全省創新型科技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實現融資。
就在上個月,《廣東省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出臺,提出將通過優化“互聯網+”知識產權綜合信息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布局建設一批區域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專利信息數據庫;而在交易方面,將依托深圳證券交易所建立連接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全國性綜合服務平臺,為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交易、轉移轉化提供一站式服務。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提出,廣東將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管理機制,完善質物處置機制,鼓勵銀行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規模。同時,探索社會化資金參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運作的路徑和模式,實現基金可持續發展。到2025年,廣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將達2500億元。
培育知識產權融資的良好土壤
在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期的廣東,高新科技企業星羅棋布。走進企業展廳,產品與設計風格多樣,但往往有一個共同的元素——知識產權專利陳列墻。一項項國家級、省級專利,是企業最驕傲的“排面”和資本,也是安身立命的“獨門秘籍”。
在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超級光網絡通信技術、智能芯片、生物醫藥等領域,掌握新興技術的企業不斷涌現,它們之中不乏明星企業。但在做大做強之前,企業需要經歷漫長的技術研發、應用驗證、市場化的道路,資金缺口巨大,迫切地需要用手里掌握的資產“富礦”換成發展所需的資產。
而從銀行業自身發展看,轉型也對它們的能力提出新的需求——培養看懂高新技術的能力,掌握一批當前尚處于孕育孵化階段的,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的產業客戶資源。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廣東省內銀行機構在知識產權抵押貸款的賽道上,已經拉開了一定的能力“梯度”。資金體量占優、人才隊伍更大的四大國有銀行,早在數年前已開始組建團隊,推出長期跟蹤科技型企業的模式。股份制銀行亦在近年跟進,通過評價體系改革、創新產品,為過去不敢貸、不能貸的優質企業放貸。
但定位為服務本土和中小微企業的城商行、農商行,面對規模小、研發投入大的初創型科技制造業企業的融資需求仍存在諸多困難,特別是人才儲備和服務能力上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解決銀行之間評估能力參差的問題,方案其實在銀行之外——需要打造完整的知識產權生態,包括打通價值評估、質押登記、處置流轉的鏈條,這需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財政部門、司法部門等多部門統籌協調。
而要解決銀行風險覆蓋能力有限的問題,需要更豐富多元的風險補償渠道。目前,廣東省知識產權抵押貸款補償資金池總體規模超過4.3億元,政府財政資金已搭好臺,還需引進更多市場力量。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化運營的方式,探索社會化資金參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運作的路徑和模式,共同培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良好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