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作為質押物,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這種融資方式為面臨資金短缺但具備知識產權優勢的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極大地緩解了初創和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與傳統融資依靠固定資產抵押不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更注重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
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積極作用
1.拓寬融資途徑:對于稅收依賴型或以科技創新和品牌塑造為主導的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了全新的融資解決方案。通過將無形資產貨幣化,企業資金利用效率得以提高,進而推動新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
2.提升企業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成功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企業,其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將顯著提升。特別是在得到資本市場認可后,企業整體實力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例如,某著名高科技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策略,成功解決了資金問題,提升了生產規模,加快了新技術的市場推廣,從而使市場份額和品牌聲譽大幅提高。
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面臨的挑戰
盡管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具備顯著優勢,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挑戰:
1.評估方法復雜: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比傳統資產更為復雜,目前常用的評估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場法等,每種方法都有其優勢和缺陷。多種評估方法的存在使得專利質押融資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
2.法律風險與市場波動:知識產權的法律風險和市場波動可能對貸款安全及還款能力產生潛在威脅。例如,專利權的不穩定性可能導致其價值瞬間歸零。
3.專利管理制度缺失:現有的專利管理制度已不能很好地支撐專利質押融資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風險規避策略
1. 建立專利價值評估標準體系
建立一套標準的專利評價體系是有效規避風險的前提。該體系應基于原有體系的探索和改革,提高評估的有效性。
2. 完善專利監管法律制度
完善相關的專利質押融資法律制度,包括明確專利質押的主體、客體規定,以及政府信用擔保等方面。對于能夠抵押出質的企業,應放寬限制,以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
3. 從審貸環節入手管控風險
在審貸環節,銀行需要確保押的是企業的關鍵命門,即重要的知識產權。同時,要確定企業自身是否有價值且在良性發展,以確保在必要時能夠“拿得住”企業。
4. 從貸款周期設計及延期續貸環節管控風險
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周期通常設置為一年期,這種較短的貸款周期與風險相適應。在延期續貸中,銀行需要重新執行審貸環節,確保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趨勢,防止繼續放貸給資不抵債的企業。
四、政策支持與市場合作
1.政策支持:政府應出臺更多支持政策,如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
2.市場合作:企業應與金融機構、評估機構、法律服務機構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健康發展。通過多方合作,可以有效降低風險,提高融資成功率。
科泰集團(http://5511mu.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企業如何避免常見陷阱?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