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案例
- 科技成果評價主要評價指標、評價方式方法
- 科技成果評價的作用和意義(科技成果評價的對象及范圍)
- 廣東省科技成果評價機構,評價范圍及類別,科技成果評價流程
- 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由委托方委托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進行
相關資訊
科技成果評價
構建形成研究型大學社會服務新格局
推動創新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是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應有之義,要在科技服務上下功夫,加快構建全鏈條全流程的科技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其中,政府部門、高校、學會等組織機構均從不同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何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今天,一起隨阿里猿來看看相關部門、高校、學會組織負責人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的交流探討吧。
從產生、轉化、應用方面發力深耕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田”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發揮科技創新在經濟轉方式調結構重要作用的關鍵環節。”重慶市科技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牟小云表示,市委五屆十次全會提出把科技成果產生轉化應用作為主抓手,這對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他表示,接下來,市科技局將深耕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田”從科技成果產生、轉化、應用方面發力
在成果產生方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大數據智能化為主方向,組織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強化形成科技創新的特色和優勢,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制造硬、研發軟向科技強、制造強轉變。重點包括圍繞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三大支柱產業,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點”,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重點領域,強化原創性突破、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應用,培育一批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瞄準空天開發、基因技術、未來材料、光電子等未來產業方向,組織開展前沿技術研發,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電子元器件、工業基礎軟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瓶頸,加快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在成果轉化方面,疏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鏈接的快車道,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大幅提高成果轉化成效,讓更多成果從“實驗室”快速走向“生產線”。重點包括貫徹落實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政策,深入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探索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國有資產管理新模式,建立高校院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負面清單;完善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提質提速發展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加快建設大型科技企業孵化器,著力建設易智網、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技術交易市場,建設好分布式中試熟化平臺,大力培育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專業化技術經理人;形成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撐,推動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擴面放量,組建科技創新投資平臺,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吸引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來渝,推動更多科技資本、金融資本有效轉化為現實產業資本。
在成果應用方面,重點包括完善市場化應用政策,推廣“在研一批、開發一批、上市一批”新產品滾動開發模式,落實首臺(套)裝備等支持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鏈供應鏈無縫銜接;開放應用場景,采取制定應用場景供給計劃、發布項目建設清單、打造典型應用場景、征集優秀應用案例等方式,形成應用場景到發展機會價值轉化的生態閉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開展典型應用示范,以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抓手,強化智能工廠、城市大腦、自動駕駛等十大應用場景示范帶動,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
構建形成研究型大學社會服務新格局
助推重慶和西部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西南大學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先后與重慶市各區縣、四川、貴州、上海、浙江等省市的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廣泛的科技合作,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合計33項,涉及3個專利權作價入股、31項專利權轉讓、6項專利權實施許可、6個植物新品種實施許可等。
西南大學副校長崔延強表示,作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建設高校,西南大學首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如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導向的評價機制,對獲得授權的知識產權類成果,并實現成果轉化在校經費100萬元以上的,級別認定等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或經費達100萬元的縱向項目等。
其次,學校成立了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學科技園,負責為成果轉化提供專業化、市場化服務,促進科技成果熟化、中試和孵化。
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學校注重突出優勢特色進行成果轉化。比如,李加納教授油菜團隊攻克了“甘藍型黃籽油菜育種”中黃籽油菜粒色不穩和產量抗性不好的兩大世界性難題,通過校企合作,團隊建立起3000畝黃籽油菜雜交制種基地和10萬噸黃籽油菜加工廠,實現甘藍型黃籽油菜新品種規模化生產,為農民和農業加工企業增收增效上百億元。廖志華教授團隊專注于對東莨菪堿生物合成和青蒿素代謝調控的基礎研究,以三項專利作價1000.77萬元,校企合作聯合成立公司。該轉化項目是學校首例作價上千萬元入股公司的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案例。
“校地合作是西南大學成果轉化的一大特色。”崔延強表示,學校深入實施服務現代農業發展“重慶行動”和鄉村振興行動計劃,科技助力打造石柱縣“黃連之鄉”、忠縣“柑橘之城”、豐都縣“肉牛之都”、巫山縣“脆李之鄉”等一批特色優勢農業品牌,其中石柱黃連是非常典型的。
作為我國黃連主產地,石柱的黃連總產量占全國的60%、全世界的40%。但由于缺少科技支撐,黃連產業效益一直較低。西南大學針對黃連種植病害多、深加工缺失等問題,建立黃連科技綜合示范基地,使選育的新品種黃連有效成分含量提高50%,延長黃連產業鏈條,促進石柱全縣黃連產值達3.6億元,種植戶戶均收入4萬元左右。
他表示,下一步,西南大學將逐步建立專利布局、專利導航及申請前評估等制度,做好授權專利分級評價;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管理及運營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國家、區域、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建好長江上游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等重大科技平臺;繼續深入實施校地協同發展戰略,構建形成研究型大學社會服務新格局,成為助推重慶和西部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思想庫、創新源、人才泵。
積極推進“下山辦院” 著力開展校地企協同創新
“近年來,我們全面落實國家和重慶市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戰略和政策,堅持‘四個面向’為指導,培育了一批高質量、高價值創新成果,增強校地、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慶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高新波表示。
具體來說,學校建立了以轉化為導向的激勵制度,改革學校科技管理制度,將成果轉化作為重要指標納入科研評價體系,在科技獎勵、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向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傾斜。
通過實施科技成果培育計劃,學校鼓勵科研團隊將理論成果轉化為新材料、儀器設備或裝置、樣機/原型機、系統等原型產品,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進程。
通過開展科技成果賦權探索,學校試點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激勵科研人員積極主動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充分體現科研人員的創新價值。
通過建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合作機制,積極與科技成果轉化社會服務機構、技術交易平臺合作,聯合開展科技成果篩選、信息發布、技術對接等成果轉化工作,拓展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
高新波舉例說,重郵從2016年開始探索將科技成果所有權賦予成果完成人,由成果完成人聯合行業企業實施成果轉化。學校光電學院科研團隊經過多年努力,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慣性導航定位系統技術”和“數字多媒體廣播系統技術”,并作價450萬元,與九龍坡區和兩家企業共同組建重慶聚郵拓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公司30%的股份,有力地推進了學校相關成果的應用。
此外,重郵工業物聯網科研團隊自主研制了國際領先的工業物聯網系列技術成果。為推動相關成果產業化應用,學校試點將“EPA網關及網絡控制、測試技術成果”所有權賦予科研團隊,作價600萬元,與北京一家公司聯合成立重慶和利時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占公司20%的股份。僅2020年,公司就完成了重慶市醫藥、食品行業37家企業的智能制造診斷工作。
在開展校、地、企協同創新方面,重郵積極推進“下山辦院”,著力開展校地企協同創新,服務經濟發展。比如在南岸區布局建設大數據智能化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布局建設重慶市集成電路設計創新孵化中心,在仙桃數據谷布局建設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結合重慶市智能產業發展規劃,聚焦大數據智能化、集成電路設計、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等領域的產業需求,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運用,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他表示,下一步,重郵將進一步破除科研評價體系中的“五唯”導向,突出成果質量和學術影響力的評價,引導科研人員產出突破性原始創新成果和高價值應用技術成果。突出科研成果評價質量導向,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增加高質量、高價值成果以及成果轉化的權重,引導評價工作突出創新質量和服務貢獻。成立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中心,進一步拓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推進環重郵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打造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提供開放的交流合作平臺 探索技術轉移轉化新模式
“科技創新的應用離不開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敢于挑戰重大科學問題,多做有用、實用的研究,有利于把科技創新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重慶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陳潔表示,當前,我市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還不夠緊密。作為產學研協同創新組織,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將在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努力發展成為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推動者、創新變革的促進者和科學文化的傳播者,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創新活動,聚力打通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堵點和難點,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她認為,伴隨著重慶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創新呈現新態勢。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聯結的基礎是信息互通,為此,要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市產學研促進會將努力提供開放的交流合作平臺,探索技術轉移轉化新模式。
“即將舉辦的首屆重慶四川技術轉移轉化大會,將發布一批川渝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推廣一批行業急需、學科前沿的地方標準,表彰一批川渝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川渝產教融合創新示范基地和產學研合作試點企業。”在她看來,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是一項艱巨、復雜而又長期的工作。技術轉移轉化大會的召開,將以服務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抓手,把創新、創業、資本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全面服務、專業服務、精準服務、貼身服務,力爭在服務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先行,做出品牌和特色。
“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是提高成果轉化效率的最優途徑。”陳潔表示,今后,市產學研促進會將每年舉辦技術轉移轉化大會,積極發揮平臺資源聚集效應,打破學科、行業、地區界限,為產業賦能、為區域賦值、為企業賦智;積極完善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引入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聯結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創業者,提供分析需求、整合要素、集成研發等專業化服務,促進信息、人才、技術、市場的有效融合和流動共享;積極建立聯系企業的長效機制,開展科技信息服務,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精準對接,推動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入融合的格局。
她談到,市產學研促進會廣泛聯系著重慶的科技工作者,能及時掌握行業中科技成果的最新信息,今后也將通過在區縣的各產業園區建立學會科創服務工作站、開展技術開發推廣服務和專項技術培訓、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現場技術咨詢等,打破企業或各學科間的界限,推進園區校區廠區“三區融合”,實現優勢互補,積極參與構建產業技術戰略聯盟,推動科研創新奔著轉化去、奔著市場去、奔著效益去。
本文梳理了重慶區域近年來政府部門、高校和學會組織在技術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未來的具體推進方向。市科技局將深耕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田”從科技成果產生、轉化、應用方面發力,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均通過制度建設完善了內部以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導向的激勵評價機制,同時注重科技成果轉化的校地合作。重慶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以舉辦川渝技術轉移轉化大會為抓手,積極發揮平臺資源聚集效應、協同效應,為產業賦能、為區域賦值、為企業賦智。
科泰集團(5511mu.com) 成立13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技術改造、瞪羚企業認定、首臺套、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ISO體系認證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相關資訊
- 2022-11-08
- 2022-07-14
- 2022-10-31
- 2022-11-08